深圳市特区经济杂志社
个人中心
搜索
深圳市特区经济杂志社
杂志社简介
特殊荣誉
投稿方式
投稿须知
论文格式模版
当期目录
往期封面
特区经济学术委员会
《特区经济》合作智库
文章详情
副标题
陈文玲: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意义与世界贡献
2024-11-04
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、马洪基金会名誉理事陈文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我们中国的目标不是为了中国一个国家的利益,而是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使更多的贫困国家、发展中国家、处于压迫中的国家能够再一次崛起。
问:把握新一轮产业变革新机遇,发展新质生产力,您如何解读中国经济的国际意义与世界贡献?
陈文玲:我们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全世界认可,成为全球的公共产品,到我们提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提出共商共建共享成为全球治理理念,我们现在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中推进“五通”成为跨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的路径,我觉得这一切,我们中国的目标不是为了中国一个国家利益,是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使更多的贫困国家、发展中国家、处于压迫中的国家能够再一次崛起。南方国家实际上总体上和北方国家形成了一个对立统一。北方国家是原来的发达国家,少数的几个北方国家、发达国家原来占整个世界现代化人口的16%。
如果说中国实现现代化,或者是中国式现代化能够实现,就是中国式、美国式,所有的“式”都是它的定语,但它的主语是现代化,那么,中国实现现代化就是说使全世界实现现代化的人口增加到34%,也就是1/3的人口会实现现代化,那么全世界更多的国家从中国身上看到了希望,一个国家是可以不靠剥削、压迫、欺诈、霸权来实现自我的发展或者是快速地发展、可持续发展。那么,每个国家都有这样的能力,所以世界是向往和平的,世界是向往发展的,和平是最大公约数,发展是最大的公约数,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最大的公约数,人类共同的目标。
专家简介:陈文玲,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,马洪基金会名誉理事。
分享
发表评论
登录评论
匿名评论
提交
提交
电话咨询
信息咨询
在线地图
在线留言